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32
IP產業的差異化競爭
Mark認為目前IP產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要使客戶實現有差異化的設計,而以數字處理器+模擬電路的SoC是實現差異化設計最好的途徑,他以一個SoC來舉例說:“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一個SoC大致由4部分組成,左下角實際上是控制平面的處理器,在這里可以是MIPS 的處理器,也可以是一些競爭對手的產品比如 ARM 處理器,但主要都是完成控制功能的,在右下端,則是數字平面,在這里 使用DSP,可以完成整個的系統集芯片大量的算術運算。
除了這兩個領域以外 ,右上端是嵌入式存儲器和庫,左上端是整個模擬產品,包括各種各樣的轉換器、電源管理器件以及射頻器件,通過總線或互聯將各部分連接起來,另外在每一個SOC上也都有存儲控制器,在研究這個SoC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在這四部分哪個部分對客戶更有戰略意義,更能促使他們去購買IP而不是自己開發IP。”
他指出:“我們認為在這四部分中,對于控制平面的處理器,客戶產品的差異性是最小的,因為在很多的處理器的應用當中 ,并沒有什么顯著的差異,他們所需要的僅是一些標準的架構,也就是說業界已經接受的產品。在右上端的嵌入式的存儲器和庫,許多成熟的Foundry,比如 TSMC它們已經開始免費提供這些IP,所以,我們認為客戶沒有有必要自己去開發,因為已經有了的成熟的IP來源。對于存儲控制器,我們認為在這個領域已經有許多IP了,而且市場準入門檻比較低,所以也不是我們關注的對象。對于互聯IP,我們發現市場上所存在的這類IP是非常復雜的,而且客戶都要求定制,所以我們也沒必要開發出標準化的產品。”
他強調,通過調研MIPS發現隨著客戶逐漸轉向65nm或45nm工藝,它們面臨的模擬方面的難題越來越多,而模擬部分的差異化比較小,但是開發難度卻很大,所以它們需要購買IP,這樣,如果客戶要開發差異化產品,它們應當把精力放到右下端的數據平面部分的開發上。在這里要么開發形成自己所獨有的硬件DSP,或者面向市場推出有特殊應用功能的DSP,因為通過自己開發可以實現硬件最大的差異化。
那么模擬IP會給IC設計公司帶來什么好處呢,Mark表示:“當客戶開始進行SOC設計的時候 ,最早的決定是要使用什么處理器,接著決定在這個處理器上到底要運行哪個操作系統,只有在設計進行后期階段的時候,才開始設計模擬部分的設計。在收購了Chipidea以后,加上我們所原有的處理器IP,我們就有能力在客戶整個設計階段中,在比較早期的時候,就圍繞與最終產品性能、功耗、成本、芯片大小的參數進行通盤考慮。換句話講,我們可以讓客戶在SoC設計的早期統籌考慮模擬和處理器有關功能。”
他特別強調通過這樣的策略,對于公司而言 ,最終與其接觸的,而可能是客戶的同一個設計經理,這對于整個公司,對于兩個產品線產品的銷售是大有好處的。而競爭對手們,似乎并沒有考慮這些協同方面的因素。這樣也形成了和競爭對手不一樣的差異化IP策略。
SoC成競爭熱點
隨著半導體工藝的縮小以及電子產品功能日益多樣化,SoC已經成為許多半導體公司應對挑戰的法寶,TI前亞太區總裁程天縱就曾表示融合了數字和模擬功能的SoC將是未來IC的發展方向,目前出現的趨勢是電源管理、高速ADC/DAC、USB、HDMI、RF等都在集成到片上,但是要實現這樣的集成,卻并不是將電路簡單的連接那么簡單。首先會面臨數字和模擬部分不同工藝、不同材料的整合難題,對此,Mark指出對于客戶的未來SoC設計,MIPS會盡力幫助客戶在同一個工藝節點和同種材料下完成設計。他補充道Chipidea公司有近三百名模擬設計師,他們在模擬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并且已經完成了400多個經過驗證的65nm、45nm模擬IP,這些模擬IP通過CMOS工藝實現,具有很高的性能,目前全球Top15的半導體公司中有13家都采用國Chipidea的IP,所以MIPS有信心給客戶在SoC設計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其次,在目前系統產品的開發中,隨著處理器器時鐘頻率的提升以及各種無線應用的普及,系統設計會遭遇EMI/EMC方面的挑戰,如果將模擬部分移到芯片中,如何解決和防止這方面的問題?Mark表示針對這確實是個挑戰,MIPS會成立專家小組幫助客戶解決產生的問題。
他認為模擬IP孕育的商機非常大,從70年代垂直集成的IDM公司,到80年代的EDA公司,再到90年代的代工廠以及目前無晶圓公司的興起,產業在逐漸細分,目前模擬IP外包的趨勢日益明顯。他估計未來開放式模擬IP的市場可以達到3億美元的規模。Gartner 公司的報告也顯示,全球半導體 IP 市場規模在 2006 年達 18 億美元,其增長率為 24%。目前,模擬和混合信號 IP 市場是半導體 IP 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
他明確表示收購以后,提供SoC支持將是MIPS未來的業務重點。他強調目前MIPS有120多家客戶,Chipidea有150多家客戶,而且兩者重合的客戶群也非常大,包括Sony、夏普、高通、TI、NXP等都在這個交叉群中,這為未來的SoC支持提供了基礎。不過他也表示微控制器依然是MIPS重點關注的領域,他透露一家全球最大的微控制器廠商將在11月底發布采用MIPS內核的新一代產品,將引發新一輪的微控制器領域的競爭。
IP產業未來:弱肉強食,強者生存
毫無疑問,隨著IP產業巨頭開始激烈搏殺,勢必殃及IP產業里的小公司,據資料顯示,目前許多小公司如Aware、MoSys、Virage都連續爆出虧損的消息,有人甚至認為IP產業未來前景黯淡,對此,Mark認為未來IP產業必然是弱肉強食、強者生存的局面,因為IP產業的模式與其他產業不同,一個IP開發成功以后,要等2到3年才能有收益,如果沒有充足的現金流作為后盾,IP公司就難以生存下去,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多公司能維持下去,所以必然會出現大魚吃小魚的現象。
Mark Tyndall:SoC產業的未來是強者恒強
目前,中國也有一些IP公司,IP產業的這種演進對本土這些公司來說似乎不是好消息,不過Mark認為這不意味小的IP公司就沒有機會,只要專注在某個細分的領域,小公司也是有發展的。他表示為了提升IP產業的競爭門檻,未來MIPS還將進行一系列收購,收購的對象的是那些有獨特IP 并能保持良好成長的公司,他透露DSP將是MIPS的下一個目標,他指出目前在提供DSP IP方面主要是CEVA和中國的芯原公司(VeriSilicon),而DSP也是未來SoC芯片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也符合MIPS的未來戰略需要。
不過,針對這個收購,MIPS的主要競爭對手ARM公司卻發表了不同看法,ARM中國區總裁譚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IP產業將圍繞SoC展開競爭,這是無疑的,但是ARM選擇的是一個另外的競爭路線。”他表示IP公司的根本是保證其客戶的成功,從ARM的收購軌跡中,你可以感受到ARM的目標是圍繞客戶成功展開的,例如收購Keil公司是為了給客戶提供好的開發工具,收購Axys公司,是給客戶的IC設計提供3D建模、仿真技術方案,而且ARM認為未來SoC將向在物理結構上向3D方向發展,這是給客戶提供的超前支持。
另外,譚軍也表示對于SoC IC開發而言,軟件是其根本,因此ARM花費很大精力投入到有關的開發工具上,2006年,ARM推出了RealView MDK開發工具,可以讓工程師在硬件開發前就完成軟件開發,這都代表了ARM和MIPS不同的戰略。
不過,在推廣大學計劃方面,這兩個公司卻有異曲同工之處,目前ARM大學計劃在中國結出碩果,不過MIPS的大學計劃也在印度收獲頗豐,Mark指出很多印度大學生對MIPS的產品非常了解。這對推廣MIPS的產品有積極的作用。
張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