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59
中國大陸第一家從事商業化芯片反向工程工具開發和服務的公司圣景微電子不久前展開了一系列市場營銷攻勢,包括在上海和北京這兩個中國主要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中心舉辦芯片反向工程研討會。圣景微電子的策略非常簡潔明了:先驅除整個業界有關芯片反向工程 “罪惡感”的潛意識,在為這一有爭議的工程手段正名以后,鼓勵設計企業合理、合法、有效地使用反向工程的工具和方法學,當然也包括該公司最新發布的新一代輔助芯片布圖以及電路和制造參數提取的Picasso系統。
目前法律界人士對芯片反向工程的看法不一;設計業界和制造業界則不愿表明立場,但他們對反向工程并不排斥;領先的IP供應商對反向工程也不擔心,因為目前微米以下、成千上百萬門規模的設計核心是反向工程所無能為力的。圣景微電子也不回避反向工程的限制和不足,盡管該公司計劃在短期內占有全球反向工程20%的市場份額,但它似乎也沒有打算在反向工程上孤注一擲:它想成為一家EDA公司!人們目前還很難想象一家專業的反向工程工具供應商一旦同時提供正向設計的工具,會對設計業的游戲規則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芯片反向工程在中國大陸的集成電路設計行業里并非什么新鮮事物。事實上,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芯片反向工程在集成電路制造工廠的設計室、大學實驗室和有關集成電路的研究機構中普遍盛行。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紀交替之際進一步融入世界市場,特別是在簽署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和頒布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細則》以后,芯片反向工程作為一種科研項目已經無法直接獲得政府的專項資金資助。
與此同時,政府開始鼓勵正向設計并在主要的工業城市布局集成電路設計孵化中心,使得眾多的小型設計公司可以有機會使用昂貴的EDA工具進行正向設計:正向設計被認為是真正有希望提升本地設計業水平的光明大道。而芯片反向工程,這門更多是技藝而非科研的工作越來越成為一種“地下工作”。
盡管如此,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賈草律師援引中國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四章第23條指出,這一“地下工作”并非非法活動。“23條明確規定,當事人為個人目的或為評價、分析、研究、教學等目的而復制受保護的布圖設計以及在上述基礎上作出具有獨創性布圖設計的,可以不經布圖設計權利人的許可,也不向其支付報酬。” 賈草詳細介紹道。
他認為,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芯片反向工程以及相應的工具和服務市場有其合理的生存空間。不過北京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馮剛認為,芯片設計布圖侵權的問題在中國還鮮有司法實踐,盡管芯片反向工程沒有被明文禁止,但如果誤用也很可能引起訴訟,而工具供應商也可能成為被告。賈草則認為,由于工具可能會被不當使用而違反《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實施細則》,所以供應商有義務在工具使用或服務的條款上特別注明相應的責任限制。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設計和制造產地,有關芯片知識產權的糾紛時有發生,相應的規則也就更加細致。圣景微電子總經理姚海平介紹說:“在美國,芯片反向工程的歷史幾乎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歷史一樣長,行業內對這一問題的討論促成了1984年的‘半導體芯片保護法案’(Semiconductor Chip Protection Act of 1984)的誕生。法案的第906條款及其司法解釋中明確了反向工程的合法性,并且嚴格區分了侵權和反向工程。” 姚海平認為,中國于2001年頒布實施的《集成電路布圖保護條例》也是以美國的Chips法案為參照的,但是對布圖登記有嚴格要求。
“中國的條例規定:‘布圖設計專有權經國務院知識產權行政部門登記產生。未經登記的布圖設計不受本條例保護’, 如果反向工程的產品在布圖上和原產品相似度很高,則有可能侵犯了原產品的著作權。然而相似度是一個很含糊的概念,在美國司法實踐中,通常認為布圖的相同部分超過70%則視為侵權。即便如此,對于“相同部分”的認定仍然是個復雜的問題。”他分析道。
不過,姚海平說,實際情況比想象要簡單些。他說:“在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情況往往是兩者之一:布圖幾乎完全相同或者很少相同。顯然,反向工程者如果決定對原設計加以修改哪怕是布圖形式的修改,修改30%和90%并沒有太大的區別。SOC設計中有時候某個模塊(IP)的布圖相似度很高,但該IP在整個芯片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因此有廠商主張將1984法案中對芯片的著作權保護拓展到芯片到中的IP,但目前還缺乏司法實踐。”
他還介紹說,在中國,布圖完全相同的情況還比較普遍,但在司法實踐中判決侵權的情況很少,法院通常采取調解的辦法,主張由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而在北美,布圖完全相同的情況現在已經很少,大部分芯片知識產權糾紛的焦點已經不是著作權,而是專利獨享權。
據了解,目前全球芯片反向工程產品和服務市場規模大約在5000萬美元,其中60%的市場在美國,隨著一些大型半導體公司停止運用內部的反向工程部門,這些業務將會外包給專業公司,因此為了數年市場容量呈上升趨勢。在中國大陸,從事反向工程業務或有反向工程技術能力的公司并非個別,但圣景微電子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家公開提供反向工程產品和服務的專業公司。姚海平表示,其近期目標是在全球市場上獲得20%的份額。圣景微電子海外市場總監鄭謙則表示,芯片反向工程工具和方法除了可以幫助設計公司提供產品競爭力以外,還可以為芯片業的法律訴訟提供技術支持。
“實際上,國際芯片反向工程產品市場的70%收入是來自所謂的PA(Patent Infringement)應用,而30%來自CA(Competitive Analysis),即對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反向分析,從而提高自己產品的競爭力或兼容性。不過在中國大陸,反向工程用于PA目前還沒有先例。”鄭謙說。
在技術方面,姚海平認為,即使最先進的半導體工藝已經進入90納米以下,但大部分產品在運用、乃至微米工藝后不再采用更先進的工藝。“特殊的高壓、大電流或者大功率器件則在更大的線寬面前就停下了腳步。”他認為其中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復雜的芯片在線寬縮小時遇到了引線物理極限的問題,同時線寬縮小也導致制版成本大大提高,沒有很大的產量反而將導致單位制造成本的上升。因此,目前和微米的工藝基本上只被用于很少的幾類產品:存儲器, CPU/DSP, 通訊芯片,FPGA/CPLD等。大量消費類芯片仍然在芯片反向工程可以企及的范圍內。
姚海平表示,目前圣景微電子最新的Picasso工具軟件和其芯片圖像攝取設備可以處理微米工藝的芯片,包括計算機輔助提取電路、核心電路的仿真分析(以模擬電路為主)、版圖提取、ROM代碼讀取等。
一位在反向工程實踐中有近20年工齡的資深工程師表示,盡管反向工程更多是一種以經驗為基礎的技藝或手藝,但他還是對圣景微電子在反向工程自動化工具上的進展感到驚訝。他說他無意評價這些工具對本地的芯片設計業是否是一個好消息,但他相信反向工程在本地還是大有市場。盡管如此,姚海平卻表示,圣景微電子未來還將進入EDA工具市場,但他沒有透露細節。一般認為結合反向設計的經驗和正向設計的能力,將有助于設計師們設計出更具有可制造性、也更不容易被反向工程所解剖的產品。但對于一個反向工程的專業供應商來說,這似乎變成了一種自我挑戰。
作者:倪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