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56
“后危機時代”的經濟增長靠什么?當前,世界各國都在試圖將經濟復蘇與經濟轉型結合起來,努力尋找經濟復蘇以后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所有可能的選擇中,新能源產業獲得了相當高的呼聲。可以預計,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和競爭,將成為新一輪科技競爭和產業競爭的重要“戰場”。
“在新能源領域,不管這個想法從哪里來的,只要一個國家或者一家公司真正抓住了這個創意,就有成功的機會。”通用電器(GE)全球副總裁、全球研發高新技術發展總裁邁克爾·艾道奇克(Michael Idelchik)說。
作為GE全球研發高新技術發展總裁,邁克爾熟悉國際先進的新能源技術。針對目前中國風電產業和光伏產業技術,他指出,中國風力發電的技術僅夠支持未來4年的發展,4年以后這個市場就會轉向最新的下一代新技術,將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低風速效率等問題;而中國光伏產業技術大多依靠單晶硅,單晶硅的確是一個國際上成熟的產品,但已經不是最先進的產品。
“GE中國研發中心目前已有100多人的專業團隊在進行風電新技術研究,主要致力于風機整機研發,而在太陽能方面,GE中國研發中心摒棄單晶硅或多晶硅研究,而將研發重點放在薄膜太陽能方面,就是用薄膜做太陽能電池的技術。”邁克爾說。
據記者了解,在上海光伏產業布局規劃中,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是重點發展方向,預計到2012年達到500兆瓦。邁克爾介紹,GE已經用7年時間來研制太陽能薄膜材料,估計還有兩年左右的時間,就會有比競爭對手更強的新技術出來。“第一個做的不一定做得最好,所以GE寧愿放棄先期介入這個市場的機會,我們希望在充分了解和吃透市場的基礎上一舉勝出。”
出于對創新的追求,GE一直堅信,無論市場的好壞,對于研發的投入永遠會物有所值。即使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沖擊,GE在全球的研發投入都沒有減少。GE中國研發中心每年會獲得1億美元的研發經費,今年又增加了3000萬美元,研發人員也出現10%的增加。
對于新能源政策,邁克爾認為,中國已經走在很多國家前面,比如與同是“金磚四國”的印度相比。但是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中國新能源產業還需要更多政策扶植。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機器視覺技術的提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