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0 點擊率:49
1. 背景和意義
1.1項目背景
軍隊野戰醫療所現行組成模式、物資管理、人員訓練方式和管理手段等已不能完全滿足現代戰爭快速反應的要求。就目前軍隊野戰醫療模式來看存在以下些許問題:
前方傷員無法得到及時的援救;
得到救助后,無法及時了解傷員的病歷;
前方救助人員無法及時向后方支援隊伍傳送傷員的傷情;
后方醫務人員無法及時做好傷員準備工作;
個醫療所之間的救助人員調配問題失衡;
野戰醫療戰備物資的短缺無法得到及時解決;
眾多軍隊野戰醫療管理上的問題引起相關人員關注,解決此類問題,提高管理效率成為當務之急。
1.2 項目意義
根據現代野戰訓練以及戰備管理上的特點,需對野戰醫療所組織結構、物資管理和人員調度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 野戰醫療所智能管理系統醫療所的管理效率:
能夠提供達到了第一時間使得傷員得到救助
能夠及時發送傷員的傷情,使后方能夠充分準備救助物資的目的
合理調度各野戰醫療所的醫務人員
能夠讓后方管理人員實時看到前方的戰備情況,管理便捷
開發使用野戰醫療所信息管理系統,明顯地提高了野戰醫療所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2.基于RFID野戰醫療所管理系統原理及特點
2.1 系統原理
本系統是運用無線傳感網絡和射頻識別技術,通過安裝ZIGBEE等硬件和對應的功能軟件,針對部隊野戰醫療所的管理現狀進行改善,實現野戰醫療所的前方信息的即時采集、即時處理、實時監控和智能化管理的無線傳感、自動控制系統。
2.2系統特點
(1)ZIGBEE設備技術先進:ZIGBEE電子標簽技術不需要光源,甚至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使用壽命長,能在惡劣環境下工作;讀取距離更遠;可以寫入及存取數據,寫入時間快;標簽的內容可以動態改變;能夠同時處理多個標簽;標簽的數據存取有密碼保護,安全性更高;可以對 ZIGBEE標簽附著物體進行追蹤定位。
(2)本系統具備較高的成熟度: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穩定性和保密性特點,可獨立運行,不依賴于其他系統。除充分考慮網絡、主機、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設計外,還充分考慮了數據和應用的授權和保護,分級設置權限,各個權限執行的操作不同。
(3)信息傳輸雙向快速:通過GPRS/GPS網絡通訊技術和無線局域網技術能夠實現時時數據采集系統,保持手持設備和服務器間的雙向互動,數據可以通過手持設備無線及時傳輸到服務器,也可以通過服務器向設備時時發送指令,實現雙向快速通信。
(4)使用界面操作方便:基于Windows Mobile的PDA系統用戶界面友好、美觀、易于操作。用戶端或者臺區讀取的數據,能隨時在電腦終端PC上瀏覽,如農電工巡檢相關數據、設備信息、資產信息、用戶信息、電量信息等。
(5)良好的兼容和可擴展性: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開放的體系結構和長遠的生命周期,能滿足以后開發新功能需要;系統通過GPRS或者串口得來的數據,能和系統實現無縫隙連接,方便地與企業ERP、CRM以及SG186等系統實現無縫數據銜接。
3.基于RFID野戰醫療所管理子系統概述
3.1士兵電子傷情管理系統
受傷戰士身邊有醫護人員
士兵佩戴腕帶式電子標簽,其中保存有約定格式的ID編號
當士兵受傷后,醫護人員可使用手持式PDA掃描士兵佩戴的電子標簽的ID編號并與作戰指揮中心通信(通信方式可采用GPRS進行遠距離通信)
作戰指揮中心通過系統數據庫調出受傷士兵的姓名、血型、過敏史、歷來受傷情況等信息
作戰指揮中心第一時間發送給醫護人員的PDA,最大限度的節約時間,保障救治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當前線醫護人員對傷員進行簡單救治后,醫護人員會根據士兵的受傷情況判斷傷員是否需要進一步2,并利用手持式PDA錄入傷員的傷情信息(例如戰傷或非戰傷、傷員生命體征、前線醫護人員對傷員的前期處理等)
前線醫護人員將錄入的信息發送給作戰指揮中心,作戰指揮中心由此判斷傷員是否需要醫療隊、野戰1或后勤1進一步2
指揮中心通知醫療隊、野戰1或后勤1作相應醫療器械的準備
當傷員送達醫療隊、野戰1或后勤1時,有關醫護人員可對傷員第一時間進行救治,最大限度的節約時間,保障救治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受傷戰士身邊沒有醫護人員
士兵佩戴腕帶式電子標簽,其中保存有約定格式的ID編號
士兵可根據自己的傷情直接與作戰指揮中心通信(通信方式可采用GPRS),根據需要在腕帶上設計不同的傷情等級按鈕
當作戰指揮中心接到信號以后可確認出受傷士兵的姓名、血型、過敏史、歷來受傷情況、受傷等級等信息。
同時作戰指揮中心通過GPS對傷員進行定位,將傷員信息和坐標位置發送給距傷員最近的醫護人員的手持PDA
醫護人員通過手持PDA讀取信息并通過電子地圖顯示傷員位置以及自動分析最佳路徑,方便醫護人員對傷員進行搜救。
醫護人員到達傷員所在位置時,醫護人員使用手持式PDA掃描士兵佩戴的電子標簽的ID編號并與作戰指揮中心通信作戰指揮中心通過系統數據庫調出受傷士兵的姓名、血型、過敏史、歷來受傷情況等信息,第一時間發送給醫護人員的PDA,最大限度的節約時間,保障救治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當前線醫護人員對傷員進行簡單救治后,醫護人員會根據士兵的受傷情況判斷傷員是否需要進一步2,并利用手持式PDA錄入傷員的傷情信息(例如戰傷或非戰傷、傷員生命體征、前線醫護人員對傷員的前期處理等)前線醫護人員將錄入的信息發送給作戰指揮中心,作戰指揮中心由此判斷傷員是否需要醫療隊、野戰1或后勤1進一步2同事指揮中心通知醫療隊、野戰1或后勤1作相應醫療器械的準備,當傷員送達醫療隊、野戰1或后勤1時,有關醫護人員可對傷員第一時間進行救治,最大限度的節約時間,保障救治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3.2醫務人員調度管理系統
在野戰環境下,野戰醫療所的醫務人員隨機合理分配到各個作戰點,然后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種情況:作戰點一的傷員較多,醫務人員人手短缺,傷員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助,而作戰點二的傷員較少,醫務人員都處于待命狀態,但由于各作戰點之間的通信不及時問題使得醫務人員無法得到充分的體現作用,嚴重者會影響到傷員的性命。
應用野戰醫療所智能管理系統后此類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
在每個野戰醫療所門口安裝固定式讀寫器;
當有傷員被抬進醫療所進行2時,讀卡器可自主讀取到傷員信息,并且進行計數;
讀卡器讀取到的傷員人員超過預設可控數量范圍后,也就是此刻的醫務人員人數短缺,無法為每位傷員進行救治時,讀卡器會發出信號提示信息,并且將此刻的讀取到的信息發送到后臺上位機;
控制中心管理人員得知此信息后,通過系統軟件進行搜索,查看就近野戰醫療所的情況;
管理人員搜索出醫務人員較多的醫療所,并且發送信號,通知該所的醫務人員某某醫療所目前的情況,調度一定量的醫務人員過去進行救援。
在每個野戰醫療所門口安裝固定式讀寫器;
當有傷員被抬進醫療所進行2時,讀卡器可自主讀取到傷員信息,并且進行計數;
讀卡器讀取到的傷員人員超過預設可控數量范圍后,也就是此刻的醫務人員人數短缺,無法為每位傷員進行救治時,讀卡器會發出信號提示信息;
醫務人員收到提示信息,并且意識到該問題后,可通過Zigbee手持PDA與附近的野戰醫療所進行通訊,將需要醫務人員增援的信息發送給附近的幾所醫療所;
各個醫療所收到求助信息后,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如果能夠過去支援就返回確認信號給求助醫療所。
12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惠貽華普停車場遠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