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145
在網絡技術逐漸向實體產業滲透的今天,互聯網為醫療帶來了新的契機。2015年8月愛康醫療的3D ACT人工髖關節系統作為全球第一個經過臨床驗證的內植入物產品獲準上市。為了充分展示3D ACT的獨特優勢、營造用戶線上體驗的良好氛圍,增加醫生對產品的認知,愛康現推出ITI(Image To Implant)技術平臺,該平臺以愛康自主設計的醫工交互軟件為核心,將網絡數字化技術與3D打印技術緊密結合在一起,為術者提供一整套從影像到植入物的個性化的系統手術解決方案,該平臺旨在充分挖掘數字化3D打印技術在術前規劃及虛擬手術的能力,實現用數字化技術改變傳統手術流程的重大跨越,獲得傳統手術模式的變革式發展,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以下是ITI平臺的重點服務內容:
3D打印技術在骨科‘個性化’實現的優勢:
3D金屬打印人工髖關節系統使用先進的電子束熔融快速成型技術(Electron Beam Melting,EBM)制造,表面為三維空間網孔結構,和人體的松質骨骨小梁極為相似,系用金屬微粒逐層熔融疊加生成,具有非常出色的骨長入效果。
根據計算機輔助設,3D 打印可迅速成形植入物,同時可以制備好固定尺寸的微孔結構。這些顯微孔結構可以降低金屬材料的彈性模量和減少植入物上的應力遮蔽,促進植入物表面金屬和骨之間的連接.
國內首個上市的3D金屬打印人工髖關節系統產品由北京愛康(宜誠)醫療注冊,于2015年8月正式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得到CFDA三類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成為全球首例經過臨床驗證的金屬3D金屬打印骨科植入物產品。
3D打印個性化實現流程:
1、構建、打印出定制化骨骼模型
獲得患者CT或MRI影像數據后,利用醫工交互軟件逆向模擬出病人真實的骨骼模型,并在計算機中三維建模,直觀立體的將骨骼的真實情況展現在術者眼前,為術前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并且,可以打印出1:1的患者骨骼模型,在術前使醫生對患者的骨骼狀況更加了如指掌。并減少了由于術中醫生對患者骨骼結構的不了解而造成的手術風險或手術時間過長。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