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47
![]() |
成都高新區2008年工業增產值同比增長27%,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成都市的35%,占四川省的19%。 |
成都高新區(CDHT)已逐步在集成電路、光電顯示、光通信產品制造研發、電子終端產業制造等領域中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其中,軟件及服務外包業異軍突起,涵蓋IC設計、服務外包、信息安全、數字娛樂以及相關行業應用等領域。
“在過去的一年中,CDHT在軟件(包括集成電路)和服務外包、互聯網和運營等領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CDHT管理委員會鄭莉副主任表示,“其它的突出領域包括光電產業,通信行業和新能源等。”
“成都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具有四方面的優勢:一是具備企業運營成本優勢;二是超過50年的電子產業積累;三是豐富和優質的電子信息產業人才,成都擁有40多所高校;四是具有旺盛的市場需求與市場支撐,四川是中國人口數量第二的大省,具有輻射西南6省、市的作用和地位。”鄭莉總結道,“以TCL為例,其從成都銷售的電視數量占到其產量的25.6%。”據了解,TCL已決定在CDHT新建LCD電視生產基地。
“借助成都在中國領先的人才優勢,R&D企業是我們引入的重點企業,但制造企業也是關注的重點。一方面對形成產業鏈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對本地的就業也有極大的幫助。”CDHT投資服務局姜斌局長介紹到,“以華為為例,其成都研究所有2,000多研發人員,從事下一代通信LTE技術的研發,而華為-賽門鐵克則有1,400人。”
地震影響有限,投資力度未減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成都作為災區輻射區,到底產生了什么影響?“汶川大地震當時對成都高新區部分企業生產線上的產品造成了損失,但大部分企業在2至3天內恢復了生產,”鄭莉回憶到,“但成都未列入到任何災區的目錄中,這取決于成都盆地特定的地質條件。同時,高新區的生產和研發也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影響。”
在震后一年的時間內,眾多企業持續入駐CDHT,包括ASM太平洋科技公司在高新區設立半導體設備研發中心;美國芯源系統有限公司(MPS)簽署項目,將投資由1,200萬美元增加到5,100萬美元;華為-賽門鐵克將投資總額增至1.5億美元;世界第5大柔性電路板及組裝元件生產商美國維訊(MFlex)擬于5年內投資1.2億美元建設柔性線路板項目。同時,京東方和深天馬的液晶顯示面板項目正在建設中,中國建材集團液晶玻璃項目也于近期落戶CDHT,總投資27億元人民幣。
中國政府宣布的4萬億消費刺激計劃中有1萬億將用于汶川災區重建,通信線路及設備的修復和升級將導致通信器材、光纖光纜等產品市場需求大增。同時,對家電、醫療設備和遠程教育等的需求也將快速提升。
集成電路產業鏈日趨完善
在CDHT,包含IC設計、制造和封裝的半導體產業鏈已經形成,“成都高新區目前有60多家IC設計公司,其中約70%已有產品推出,”CDHT創新服務中心項目部蔣軍博士介紹到,“結合本地產業特色,這些IC設計公司主要產品覆蓋了通信、音/視頻、IP和形式驗證軟件等。”成都是中國的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該基地也歸屬于蔣軍所服務的創新服務中心。
“在服務中心,我們建立了IC共用平臺,向園區內的IC設計公司開放,他們可以免費使用EDA工具、測試驗證和IP共享平臺,”蔣軍說,“目前園區內的一些企業年銷售額已近2億元人民幣,部分企業的產品在國內位于前列。在2008年,基地增加了約10家IC設計公司。”
在CDHT創新服務中心的支持下,四川省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正在籌備之中。這個聯盟采取自愿合作的體系,將在針對一類終端產品提供配套IC產品的設計公司中形成一個聯盟,共同向市場推廣他們的設計和解決方案。同時,服務中心也爭取今年年底建成一個電子整機測試平臺,實現上、下游一體化支持。
“將成都高新區建設成世界一流園區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湯繼強局長清晰地表達了他的思路,“以高新區現有的產業為基礎,做大產業規模,拉長產業鏈條,并擴大產業集群的規模。”
成都高新區將組織園區內企業參加將于2009年9月22至23日第二次在成都召開的國際集成電路研討會暨展示會(IIC-China 2009秋季展),在展示其在微電子和其他新興電子信息領域領先技術和產品的同時,向國際和國內廠商展現高新區的服務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