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观看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国产-在线免费观看国产精品-在线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免费观看精品

產品分類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訪談

EPON如日中天,點對點架構可視為有益補充

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32

ay: block;">

盡管FTTx寬帶接入技術的真正興起尚需假以時日,但它已越來越多地受到運營商的矚目。在實現FTTx的技術中,目前以太無源光網絡(EPON)可以說是最受關注的明星,與網絡內部采用ATM技術作為傳輸手段的APON、BPON不同,EPON可無縫地與IP化、以太網化趨勢相融合,成本低、速度更快、易于升級。

EPON使用以太網技術實現一個無源光網絡(PON),光纖拓撲結構為點對多點,節省了骨干光纖,并且只需N+1個光收發器,也不需要額外的電力,極大地簡化了網絡系統的操作、維護及成本。隨著去年相關國際標準IEEE 的出臺以及它的價格優勢,EPON的商用進程得到加快,目前已有5-6家芯片廠商推出了成熟產品,系統廠商開發的相關設備也發展到第二、三代。

Melody Zhao,副執行主編,
《電子工程專輯》

傳輸效率更高、操作維護管理(OAM)能力和業務支持能力更強的下一代技術GPON盡管標準制定也已完成,但技術復雜、成本高,產業鏈也不成熟,還沒有真正的商用芯片平臺推出,真正發展起來估計要到2007年之后。

所以在亞洲一些以太網部署很普遍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臺灣地區和中國大陸,這一兩年EPON有望引領FTTx的發展。

不過,我認為EPON雖然具有成本低、成熟度高等優點,但仍然需要克服一些問題:

1. EPON的一點對多點的網絡架構存在單點故障隱患,可靠性大打折扣,雖然可通過一些保護方式來提高可靠性,但光線路終端(OLT)端口數、分路器數量、光網絡單元(ONU)端口數量需要增加,因此在需要高可靠性的應用場合,其整體成本會翻番,抵消了EPON低成本優勢;

2. IEEE只規定了MAC層和PHY層的標準,MAC層之上的標準依賴于EPON設備廠商,這帶來了靈活性,但是也造成了EPON設備互操作性差的缺點;

3. 以太網固有的安全性、QoS特性以及帶寬管理、OAM功能較弱,因此在EPON系統中應針對性地進行加強。目前不少廠商雖然在這方面有所建樹,但采用的技術方式各不相同,所以也應考慮要能支持多廠商設備的互操作。

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個在深圳舉行的“FTTH專題論壇”。在論壇上,PON和EPON自然而然得到大多數業內人士的力捧。但我不同意某些演講者的觀點,即另一種FTTx實現技術—點對點(P-to-P)架構已走到死胡同,而認為它在光纖接入中仍有用武之地。有數據顯示,點對點系統在光接入市場中仍有10-20%的份額。

如前所述,EPON是一點對多點拓撲結構,主干光纖從局端電信機房的OLT中拉出,用戶線通過光纖分路器或光耦合器與主干光纖進行連接,所有的用戶都連接在一個通用端口上。多用戶共用同一傳輸媒介會影響到每個用戶所能獲得的帶寬資源,而且PON必須利用時分復用(TDMA)協議對從用戶端到服務提供商的上行數據流量進行管理,以保證從各分支到主干光纖的通信不會產生擁堵。很明顯,這些情況在點對點網絡中就不會出現。

點對點架構具有用戶帶寬獨享、傳輸距離更長、組網方式更加靈活等特點,對住戶密度高的地區或保密性要求較高的企業應用仍是很好的選擇,將成為EPON的有益補充。但不可否認的是,點對點系統需要消耗更多的光纖和更多的設備,同時還需要更多的供電系統和維護,成本相對更高。因此,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架構進行網絡建設,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兩種技術的優點。

作者:Melody Zhao


副執行主編


《電子工程專輯》


下一篇: VisualSim引入新特性

上一篇: 新型手持分析儀迎接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