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13
針對中國下一代移動通信市場,WCDMA、TDS-CDMA和CDMA2000三種3G標準已在明爭暗斗,競爭形勢錯綜復雜。但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移動通信技術研發中心(MCR)主任鄭曉軍博士認為,3G技術由于其過高的成本,有可能被技術相對簡單的4G技術所替代,一些移動通信運營商有可能越過3G,直接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帶寬運營4G。
因此,未來的移動通信市場除了前述三種3G標準之間的競爭之外,還有可能出現4G與3G進行競爭,這對于移動通信業的發展來說將增加新的變數。鄭曉軍介紹說:“MCR將側重于GSM/GPRS、3G乃至4G技術的研究開發,重點定位于終端的多媒體應用處理芯片、多媒體應用軟件、無線終端平臺技術、整機系統設計方面的研發,今年10月已完成一批整機設計方案,若干個應用解決方案。”MCR是在原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上海分部的基礎上,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的,該研究中心是主要從事移動通信產業共性技術開發和技術轉移的非營利性組織。
這家移動通信研發中心雖然剛剛成立不久,其背靠具有很強研發實力的中國科學院,而中國科學院現在已經在中國標準的制定上具有充分的發言權。鄭曉軍曾任阿爾卡特智能終端設備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及首席營運官。MCR首席科學家一職由裴常悅先生擔任,裴常悅是韓國著名的移動通信專家,曾任三星集團 、VK集團董事和廈門中橋通信公司總經理。此外,MCR還聚集了來自迪比特、華為、科健、熊貓等一大批擁有豐富手機開發經驗的專家,MCR對將來移動通信技術的影響不可小視。
鄭曉軍說:“4G是能夠滿足高速無線傳輸需求、能夠與骨干網無縫連接的無線通信網絡,是將來要取代3G的下一代無線網絡。”根據他的介紹,3G是數據包交換和電路交換相結合,但4G將是全部采用數據包交換、全IP網絡,這將使4G上的多媒體服務更為簡單。
鄭曉軍認為,3G技術本身存在的問題以及4G技術的加速發展將使前者處于不利地位。他指出,3G建設與現實需要還有巨大的差距,首先3G無法有效地適應如多媒體、移動視頻、無線電話會議等高性能應用的需要;其次是多種標準的存在使3G漫游、轉網變得困難;另外用戶對更高的帶寬無法滿足;3G是基于原來廣域的概念,市場需要混合型網絡以利用包括WLAN概念和蜂窩或基站廣域網設計;而且研發機構已經利用混合網絡概念設計出比3G更有效的網絡方案,該方案并不是對現有3G網絡的翻新。采用全IP網絡的4G還將有效地提高網絡中語音和數據的通信容量。
4G網絡的技術構成并不復雜,它只是集成了無線局域網和無線廣域網技術的全新網絡概念,但其性能將比3G大大提高:在移動狀態下速度可以達到20到100Mbps。到2010/2012年,ITU-R最終標準可以使4G總帶寬達到100Mbps下行帶寬和50Mbps下行帶寬,這將極大地增加網絡容量,可以支持更多的無線終端接入。但由于WLAN和WWAN處于2-8Ghz高頻段,可視范圍的影響變得更為重要,這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接入點,另一方面AP要接入電信網的難度也變大。
鄭曉軍說:“在4G的預研上,MCR將集中在高速寬帶無線傳輸技術、、、4G無線終端平臺技術等方面進行預研。對4G的技術研發和市場開發將會主要采取國際合作的方式進行。”
結合多種無線通信技術的網絡建設將更具成本效益,4G在規劃時將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基礎,90%的網絡建設成本將用于布設無線接入點,據稱只需要10%的費用用于網絡建設。而且從技術上看,WLAN和WWAN都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WiFi)中a、b、g三個標準都已經成熟,b、g產品已經大量進入市場。設計用于室外的(WiMAX)技術也得到了英特爾等國際企業的支持,并將在2004年推出WiMAX產品。標準也將在明年年底制定。
此外,4G還可以借助DVB技術,與DVB-T技術結合,利用廣電網絡和現有的移動通信網絡分別實現下行和上行服務,從而實現視頻點播等視頻服務。
許多移動通信專家對3G的應用也表現出明顯的擔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由2G升級到只需要增加5%的投資,而升級到3G卻需要全新100%的投資。歐洲已經在3G牌照上投入了3000億歐元,還需要再投入3000億歐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3G的使用人數要達到運營商規劃的人數才能有回報,但3G網絡上很難開發出讓人感興趣的應用來吸引用戶轉到3G網絡上,如果僅僅是提供基礎的語音和短消息服務,將難以吸引足夠的人員轉到3G網絡上。
鄭曉軍說:“在4G上,美國已經建立了實驗網,日本也進行了相應地規劃。預計GSM/GPRS加DVB方式的應用將在2005年進入市場,這種模式將最終與3G進行市場競爭,由市場來選擇最后的應用。”
為了有效地避免由3G和4G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MCR計劃在開發針對現有市場的手機解決方案的基礎上,計劃在統一平臺上開發針對、3G和4G通用的手機平臺,用模塊化的方式來適合不同市場和技術的需要。
作者:宋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