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52
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產業化的高度重視,伴隨著《可再生能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和落實,由此產生的扶持政策的推動力日益彰顯。終端消費群體的市場需求,令整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它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相關配套產業也同步步入了快速發展期,使太陽能儀表等配套行業出現了新的發展高峰。可以肯定: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太陽能儀表行業已經開始步入大發展的景氣區。那么,為什么太陽能儀表行業能夠成為太陽能相關配套產業中的一支新興產業呢?
需求拉動行業增長是首要原因
巨大的市場需求成為中國太陽能儀表行業快速成長的動力。政府節能減排的倡導,新農村建設的大力開展,終端消費群體環保意識的增強,由此產生出的13億巨大的消費市場令人怦然心動。目前,我國儀表配比率各太陽能熱水器廠家參差不齊,整體配比率只有1/3弱,市場潛力相當巨大。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中國的太陽能儀表行業的市場空間還將進一步擴大。
多層次的下游需求也是助推儀表行業成長重要因素
1958年,我國開始研發太陽能集熱器,上世紀90年代實現市場化,時至今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太陽能熱水器制造中心。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飛速發展,使得其對儀表的多層次需求日益凸顯,在某種程度上直接關系到太陽能熱水器的進一步普及和推廣。客觀地講,太陽能儀表在實現太陽能熱水器自動化控制方面承擔著重大歷史使命,下游市場需求的巨大渴望直接推動了儀表行業近些年以超常規的發展速度向前奔跑。
具有遠見的太陽能儀表廠家利用自身專業化優勢不斷提升其創新能力,實現了企業的壯大
專業化優勢是提升產品質量的關鍵,也是目前我國儀表企業沒有被熱水器廠家吞噬的根本原因之一。專業化讓太陽能儀表行業成為外部企業進入的“雞肋”,產品雖小關聯著同樣龐大的協作生產體系,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最適宜進軍該領域,因為“東西小”且費心勞神,成本和運作體系的復雜令不少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最終選擇了OEM的方式,這恰恰為相對弱小的儀表企業獲得了難能可貴的發展空間。更為人稱道的是,有遠見的儀表企業相當注重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目前,大多數儀表企業都是從滿足中低端產品需求起步,在得到廣泛認可的基礎上,通過引進技術和自主研發相結合,逐步向高端產品推進。傳感器由七芯變為四芯、二芯,太陽能儀表主機也由最初的水溫水位顯示發展到智能控制、觸摸控制,一次又一次的飛躍發展將太陽能儀表企業的發展潛能激發的淋漓盡致,演繹著小企業搏大市場的經典案例。毫無疑問,太陽能儀表企業只有不斷地提升創新能力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在大市場中立足、生存和發展,這是企業壯大的鐵律。
扶持政策推動行業成長
從《國家可再生能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再到政府節能減排號召的發出,既而各省市相關具體鼓勵和扶持政策的不斷出臺和執行(比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強制規定),這些舉措為太陽能儀表企業創造了非常有利的外圍發展環境,使企業能夠迅速地從這些外部因素中尋找到穩步增長的支持。北京綠色奧運的提出絕非偶然,它從另一個層面反映了中國已將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作為今后的戰略方向。而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相對來說投資少、見效快、經濟實用、節能減排,是我國實現能源替代且應優先發展的好產業。因而,國家對太陽能產業的扶植力度一環緊似一環,太陽能行業將不僅僅是市場化的產業,更是國家戰略中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此,太陽能儀表行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景氣區是大勢所趨。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的積極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天我國太陽能儀表行業處于快速發展的成長期。一線品牌儀表企業的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指標更是全線飆升,深刻反映出中國太陽能儀表行業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分析認為:未來儀表行業需求將穩定增長,考慮到國家對太陽能行業的高度重視,行業政策的扶持力度繼續加大的背景,可以相信中國太陽能儀表行業面臨著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正逐步成為具有相當活力的新興產業。
在機遇面前,太陽能儀表企業不言而喻同樣面臨變革和競爭
產品結構升級、競爭向高端產品轉移
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升級帶動了儀表行業的產品結構升級。如今,我國太陽能儀表產品已完成由太陽能熱水器所需的最初級的普通型儀表產品(如水溫水位顯示儀)到高端產品所需的高精度、高穩定性產品(如智能控制儀、觸摸智能控制儀)等產品的過渡。
在低端普通型儀表市場上,浙江比華麗公司等幾家一線儀表企業已經壟斷了相當一部分的市場份額;未來行業內的競爭不可避免的向高端產品市場轉移。在爭奪高端市場份額利益的驅動下,各主要儀表廠家將通過創新研發新產品開啟競爭的序幕。可以預見儀表高端市場的爭奪戰將十分激烈,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儀表企業在未來行業格局中的位次。競爭推動變革,行業洗牌的大幕也將真正的拉開。
出口規模化亟待實現
2007年太陽能整機出口額為6500萬美元,年增長28%,出口60多個國家,除歐洲、東南亞外,非洲、南美洲特別是美國都成為出口市場。而我國太陽能儀表目前僅是零星的批量出口,出口額占儀表總銷售額的比例還相當低,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作為太陽能整機配件的形式進行海外貿易,這與太陽能熱水器出口蒸蒸日上的情形相比反差巨大。實事求是地講,太陽能儀表出口的規模化遠未實現。因此,我國太陽能儀表產品出口的空間還很大,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實現出口規模化不失為儀表企業實施藍海戰略的一個重要途徑。
突破發展瓶頸
無論是產品結構升級,還是實現出口規模化,歸根結底是要突破發展瓶頸,完成全方位變革,從而實現質的跨越。毋庸置疑,這是儀表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多年的急劇發展,儀表企業從自身發展歷程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借鑒不同的發展模式,規劃出屬于自己的發展思路。
在這方面,中國太陽能儀表一線企業再次顯示出其強烈的進取意識,在市場運作、生產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已經做出了勇敢的努力。比如在市場運作方面,浙江比華麗公司率先成立真正意義上的營銷中心,確保廠商之間的良好互動關系和分銷渠道的通暢,而有的企業則將統一的VI形象推向了市場的最前沿;生產方面,浙江比華麗公司興建新的儀表生產基地,欲借集中、高效的規模化生產進行突圍,這又恰與一些儀表公司堅持分散式的生產方式涇渭分明,各有所衷;再有,浙江比華麗公司坐擁“太陽能控制專家”,而有的儀表公司則打出“太陽能儀表行業領航者”的大旗,這些都深刻表明了中國太陽能儀表行業的先鋒軍們正在逐漸努力發展和孕育自己的企業文化。而所有這些努力,只為突破企業發展中的瓶頸。在太陽能儀表鑄就品牌的時代里,這將是一場全方位的變革,涉及到市場、技術、營銷、管理甚至企業文化,舉目望去:鐵蹄踏處一定硝煙彌漫,戰鼓錚錚。
放眼中國太陽能儀表行業,其發展因素舉之不盡,變革趨勢也異彩紛呈,由于篇幅和自身的局限無法一一道來。我想說的是:盡管遭受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干擾,但中國的太陽能儀表行業方興未艾,生機盎然。明天它會去向何方?誰將是它的旗手或是佼佼者?請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