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57
一個叫做EyeSeeCam的新產品在漢諾威工業展上亮相。
這是一個可以戴在頭上的相機,有趣的是,用戶眼球的移動可以操控機器人的視覺隨之而動。
計算機和導航等技術的發展使機器人的“智商”越來越高,本領越來越大。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展出了很多機器人新產品和新構想,從中可以管窺歐洲機器人產業和科研發展的趨勢。
與亞洲和美國相比,歐洲機器人技術的相對優勢是工業機器人。本次展會展示的歐洲機器人的一大特點就是能與真人在同一環境中合作。為確保人機安全互動,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科研人員研制的智能機器人裝有監視工作環境的電子元件。當發現周圍有人或其他障礙物時,機器人會自動減速。此外,這種機器人還有一層“有觸覺的皮膚”,能感知碰撞,一旦碰到人,這種“皮膚”的彈性會起到緩沖作用,從而減少工人受傷的可能性。
機器人的自主行駛能力在本屆展會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瑞士BlueBotics公司的智能叉車機器人由于裝備了導航技術,能在大倉庫內自主選擇最佳路徑,并以每秒1.3米的速度奔向指定貨架,搬下最重可達1.2噸的貨箱,然后送往指定目的地。中途萬一遇到人和意外出現的其他障礙,它能自動繞行。
歐洲國家目前對研發服務型機器人越來越重視,并已開發出了不少實用產品。展會上展示了能夠在大型超市里帶領顧客找到所需商品的導購機器人,還有能在機場、火車站大廳等場所四處游走并向人們提供信息、播放音樂的機器人。這兩種機器人的腰部裝有激光掃描傳感器,從而保證了它們不會與人發生碰撞。
家政服務也是機器人一個很有潛力的發展領域。據科研人員在展會的機器人論壇上介紹,歐洲于去年初啟動了一個多國聯合研發項目,目標是在4年內初步推出一種能在家中與老人做伴的智能機器人。根據目前的構想,這種機器人伴侶要能在家中自主移動,并與老人進行人機對話。它能幫老人檢查身體,在發現老人未按時吃藥時提醒他們,并在老人感覺不適時幫他們給醫生打電話。它還能提醒健忘的老人某個約會的時間或替老人找到不知忘在哪里的眼鏡。在老人需要遠方的兒女幫助時,它也能通過可視電話讓老人與家人取得聯系。如果家里溫度不適,老人們還可以吩咐這種機器人去調節空調或暖氣。
從展會上獲得的有關資料中可以看出,歐洲機器人研發的重點方向包括:能迅速適應復雜工作環境、與人密切合作的工業機器人;對人的面部表情、手勢和情緒具有識別和反應能力的日常生活服務機器人;能夠在太空、深海、坍塌建筑和管道等危險的環境下完成工作任務的科學探索和檢測機器人:能在地面、水下或空中從事巡邏任務的保安機器人;能在復雜環境下躲避障礙物的運輸型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