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48
屏是一個冷了好幾年的熱點應用。說它“熱”,是因為常見許多打著可穿戴式顯示屏旗號的外圍設備亮相;說它“冷”,則是目前還鮮見哪款產品真正風靡于消費者之間。
除了軍事應用,最早聽到頭戴式顯示技術用于消費電子的是SONY公司為自己PSP搭配的頭戴式顯示器。后來三菱也把自己的“Scopo”的可穿戴式顯示屏推廣了好幾年,進一步推進了頭戴式顯示器的低價、及實用性發展。
在昨天剛剛結束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億思達推出了號稱全球首款能看電視的眼鏡“iCAN愛看”,明顯成為展會上最吸引參展觀眾眼球的產品之一。“iCAN愛看”采用digiTune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結合高度集成硅調諧接收系統,有效徹底解決了多普勒效應,能補償多徑衰落,確保在各種接收環境中收到無線電視節目,顯示效果相當于在2米處的位置觀看50英寸大屏的效果,生動逼真。
與之前的一些頭戴式顯示器有所區別的是,“iCAN愛看”增加了電視信號接收功能,據稱只要轉播信號正常,看比賽看直播就如同固定電視一樣流暢穩定。在也試戴過該產品后,嘗試在電子工程的角度分享該產品背后的支持技術,和讀者探討會有多少人愛看“iCAN愛看”?
顯示與控制技術
OLED由于可自身發光、耗電量小,以及比LCD更明亮、更高解析度,此外從整個制造系統來看,OLED顯示器的制造成本還要遠遠低于LCD顯示器,這使得OLED目前成為大多數頭戴式顯示器的選擇。舉例來說,eMagin公司的OLED近距離顯示技術和終端系統目前就已擁有將近2億美金的市場規模。
在eMagin公司OLED顯示器內部,有一個全色彩數據緩沖寄存器,顯示器上的每一個象素點都有自己的數據存放在這個寄存器里面,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并且能夠顯著節省電能。
總的來看,目前頭戴式顯示器有分立和集成兩種方案,分立的代表方案為Kopin(高平)公司的CyberDisplay微型顯示器+晶門科技的微型顯示控制器芯片;集成的代表方案為 MicroEmissive Displays(MED)的eyescreen產品。億思達自己就有一個和高平公司合作的研發中心。億思達與高平公司在會上為剛剛成立的聯合實驗室揭牌。
MED公司是在CMOS基片使用聚合物有機發光二極管(P-OLED)層。據說該公司目前生意還不錯,亞洲和中國不少廠商在用,算是一個有前途的細分市場吧,代表產品eyescreen ME3204 是一款彩色P-OLED QVGA微顯示器,將Driver和圖像處理整合在一個芯片上,在小巧的6mm對角線像素陣列上有23萬個顯示點,該顯示器安裝在柔性組件上以易于設計到終端產品中。eyescreen有兩線串行接口, 和 8位串行RBG 數字輸入,采用單個電源。
節目源
之前上市的一些頭戴式顯示器,他們采用的節目源一般是來自PMP、DVD、手機、PSP等,從這方面來講,沒有太大的競爭力,而且多數產品目前還是通過USB來傳輸視頻內容,無線傳輸目前則沒有實現,考慮到功耗和帶寬,短期內實現無線傳輸也比較困難。
而iCAN創新性的就是把電視接收模塊集成到頭戴式顯示器中。從iCAN的資料上可以看到,其接收頻率范圍是50MHz~800MHz,這么說來目前就只能收看模擬電視頻段的節目,而無法接收手機電視(頻率范圍900~1800MHz)。當然目前來看,模擬電視仍有很長的生命周期,還能看到算是不錯的幾個免費的臺(深圳目前可收到7個模擬頻道)。我想未來數字移動電視標準更明朗和成熟的時候,繼續解決覆蓋頻段問題,會使iCAN更實用一點。
在功耗方面,目前大多數頭戴式顯示器的使用時間和普通PMP類似,大概都是3個小時左右。看一部電影是沒有問題的。另外,雖然號稱頭戴式眼鏡克服了在小屏幕上觀看視頻內容的各項難題,可提供與在兩米距離觀看30英寸平板電視相同的視覺體驗,但對于筆者覺得對于一個虛擬成像,還難以用具體的清晰度來進行準確的度量,當然,成像也和節目源自身的清晰度有關。
價格與應用
目前該類產品的價格還是偏貴,無法批量生產應該是制約成本的一大因素。據億思達區域經理吳小華透露下個月iCAN上市時,價格初步定在2700元左右。
回到現實中,很多人現在喜歡用PSP、MP4看電影,在火車上、飛機上,手舉著也蠻累的,帶上這個就可以解放雙手,還有點酷,吸引喜歡嘗鮮獵奇的用戶絕對是有一定市場。但對于還沒有培養出特定觀看習慣的消費者來說,是選擇一個奇怪的頭戴式顯示器,還是選擇一個同樣價格的高端PMP,值得考慮。
眾觀現在的頭戴式顯示器,基本上分為單眼和雙眼兩種類型,并且對于消費類應用來說,雙眼型似乎更是一種主流趨勢。如果能夠證明對眼睛沒有損傷,隨著批量出貨,成本大幅降低到整數以內,還是有一定市場的。此外,除了消費市場,也有廠商開始考慮提升性能,進入工業和醫療這兩個高端市場。
作者: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