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观看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国产-在线免费观看国产精品-在线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免费观看精品

產品分類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動態

否認上市的榮耀,估值比小米還高?

發布日期:2022-05-05 點擊率:36

榮耀再一次“被上市”。

2022年4月26日,金十數據援引外媒消息稱,榮耀考慮2022年在國內上市,尋求估值450億美元。不過隨后,榮耀就通過媒體公開回應稱,該消息不實。

雖然榮耀否認了上市傳聞,但并不能掩蓋其核心業務高增速的事實。Canalys發布2022年Q1中國手機調研報告顯示,本季度,榮耀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達到了1500萬臺,同比增長205%,位居中國市場第一。

這種傲人的增速,無疑十分討資本市場的歡心。但為何榮耀只是“被上市”,而沒有實際行動呢?

榮耀的上市夢

事實上,榮耀也想上市。

2022年4月25日,接受采訪時,榮耀CEO趙明表示,從華為獨立后,榮耀的業績穩步增長,“股東和資本多元化是企業的應有之意,可以有更多的資源幫助企業發展”,算是間接暗示榮耀有登陸資本市場之意。

而趙明的這個念頭,或許在榮耀獨立之日,就已經開始發芽。

2020年11月,金融界援引內部人士消息稱,被華為出售后,榮耀將保留大部分管理團隊和7000多名員工,并計劃在3年內上市。

2021年8月,時代財經援引榮耀經銷商消息稱,榮耀已通知核心經銷商近期可能上市,可購買原始股,認購金額為500萬-5000萬元不等,“被通知有資格購買原始股的是每省排名前十的經銷商?!?/p>

2022年4月初,財經雜志報道,有榮耀員工透露,榮耀要求員工購買公司股份,“甚至有員工被主管要求貸款購買,不買將可能被要求離職。”

雖然這些傳聞大部分都被榮耀辟謠,但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此密集的上市傳聞,或許不能用空穴來風一詞來解釋。因為即使口頭上否認,結合具體的產品和資本背景,我們也能感受到榮耀渴望上市的內在焦慮。

按常理推斷,榮耀獨立后,將徹底擺脫華為帶來的負面影響,但穿透多層持股結構可以發現,榮耀依然有濃重的國資背景,這可能會給榮耀帶來一定的政策風險。

比如,2021年8月,有14名共和黨議員呼吁將榮耀列入實體清單,避免華為通過榮耀獲得被禁止的半導體、軟體等產品。

此時,榮耀的上游供應鏈正在換擋的關鍵期。2022年4月,日經亞洲報道稱,榮耀手機美系芯片成本占比達到了39%,較2020年初增長了29%;國產零部件占比僅為10%,較2020年初降低了27%。

如果榮耀能順利登陸資本市場,那么民間持股的比例就會增加,未來可以類似小米,自由地采購歐美相關物料。從這個角度來看,上市不論是對于降低榮耀的經營風險,還是幫助榮耀持續擴張,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但是目前榮耀上市存在的難點是沒有邁過續存門檻。以A股為例,上市的財務標準為,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累計凈利潤>3000萬元??紤]到榮耀獨立才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顯然難以滿足相關要求。

高端化故事

雖然還沒有登陸資本市場,但從具體的業務上,我們已經看到榮耀著力描繪一個“高端故事”,以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2022年3月,發布榮耀Magic4系列后,接受采訪時,趙明表示:“在(Magic4系列的)產品定價上,也是榮耀的管理和操盤團隊這段時間反復討論做出這個決心,其實還是要表明要在高端市場上真正能夠改變蘋果一家獨大的狀況?!?/p>

榮耀希望在高端市場有所作為,一方面固然是出于華為繼任者的傳承心態,另一方面,其實也與高端手機的利潤率更高有直接聯系。

Counterpoint發布的信息顯示,2021年Q2,iPhone僅占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的13%,但是總營收占比卻達到了40%,利潤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5%。

對此,華為開發者大會2021之上,華為消費業務軟件部副總裁楊海松也表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蘋果的整體市場份額僅為13%,但蘋果拿走的整體利潤高達66%”。

也正因此,2022年初,在榮耀Magic系列之外,榮耀還推出了起售價高達9999元的Magic V系列。

不過由于智能手機紅利在逐步收縮,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紛紛希望在高端市場有所作為。這也對榮耀的高端化故事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以小米為例,雖然高端化是其近幾年的主要戰略,但是受困于激烈的競爭,為了更大范圍地搶占市場,相較于小米11,小米12的起售價降低了7.5%。

由于剛剛問世一個月左右,雖然我們還不清楚榮耀Magic4系列的具體銷量,但考慮到Magic4在供應鏈上并沒有“麒麟”加成,并且錯失華為退場后的高端市場窗口期,想必很難重現曾經的華為奇跡。

估值比小米還高

說到底,榮耀產品的高端化“故事”終歸還是要放到資本市場中接受檢驗的,那么榮耀的“故事”到底值多少錢呢?

最初,外媒報道“榮耀考慮上市,尋求以450億美元估值進行融資”,隨后,這條消息被訛傳成“籌資450億美元”。耐人尋味的是,榮耀辟謠時,僅僅表示“榮耀籌資450億美元計劃2022年上市,消息不屬實”,并沒有否認450億美元估值的傳聞。

從公開信息來看,很難確定榮耀的具體估值。2020年被賣身時,有傳聞稱,榮耀的價格為“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華為2021年財報顯示,處置榮耀和超聚變兩家公司帶來的凈收益約為574億元。不過由于變賣榮耀的收益需要分期獲得,因此,這并不是榮耀的最終價格。

雖然并不能確定此前榮耀的具體價格,但是對比小米,可以確定的是,榮耀很難撐起450億美元(約2973元人民幣)的估值。

截止2022年4月29日收盤,小米股價為3048億港元(約2566元人民幣),橫向對比可以發現,榮耀認為自己值1.16個小米。

前文提到,2022年Q1,榮耀手機以1500萬臺的出貨量在中國市場登頂,位居第一,而小米僅以1060萬臺的出貨量位居第五。由此可知,榮耀手機出貨量是小米的1.42倍,確實有一定優勢。

但是從國際市場來看,小米依然有長足優勢。Omdia發布的2022年Q1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報告顯示,小米當季出貨量為4950萬臺,位列全球第三,而榮耀則沒有上榜。

事實上,榮耀和小米的差距還不止于此,由于早早就開始布局IoT、智能電視等新興業務,時至今日,手機已經不能完全代表小米。財報顯示,2021年,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為849.8億元,同比增長26.1%,占營收的25.88%。

與此同時,早在2021年3月,小米還踏上了造車征程,開啟了極富想象空間的第二條曲線。反觀榮耀由于獨立后,工作重心在重建供應鏈方面,對于這些新興業務則持保守態度。

2022年3月,接受采訪時,趙明就表示:“榮耀不會造車,相當長的時間內或者在未來可見的幾年內,都不會進入汽車領域,要專注于把智能手機的消費者痛點一個一個打破,一個一個去終結。”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中概股正在穿越下行周期。比如,2022年1月末,小米的股價就跌破發行價。截止2022年4月29日,小米股價僅為12.2港元/股,相較于2020年末33.2 港元/股的高點,下跌了63.25%。

反觀榮耀,目前具備的唯一亮點,就是產品增速較高,但是不能忽視的是,榮耀高增速的前提是2021年初的市場份額一度跌至個位數。供應鏈的限制徹底放開后,榮耀手機沒有高增速,反而不正常。

考慮到手機行業的競爭愈加激烈,相較于迅速地登陸資本市場,在高端化和第二條曲線上有所突破,給投資人以信心,或許才是目前榮耀最緊迫的任務。

       原文標題 : 否認上市的榮耀,估值比小米還高?

下一篇: 孫正義為Arm上市“清

上一篇: 從代工、設計、封測3